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中国伦理学会理事
学历:
1979——1983,复旦大学,哲学学士
1983——1986,复旦大学,哲学硕士
1989年至1991年、1995年至1996年、2000年、2002年、2005年先后在德国的柏林洪堡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汉诺威哲学研究所、慕尼黑大学、卡尔斯鲁厄师范大学访学。
研究方向:伦理学:道德理论、德国伦理学、道德建设、经济伦理学
代表性著作:
1、《道德结构与伦理学——当代实践哲学的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敬畏生命——阿尔贝特•施韦泽的哲学和伦理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次印刷
3、《功利·奉献·生态·文化——经济伦理引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4、《个人自由和社会义务——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5、《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陈泽环、朱林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陈泽环、方放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7、《功利与奉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学引论》,朱林、陈泽环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
8、《核心价值与文化传统——以梁启超为中心的初步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代表性译作:
1、[法]阿尔贝特·施韦泽(史怀泽)著:《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新版
2、[法]阿尔贝特·施韦泽著:《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陈泽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2007年和2014年
3、[法]阿尔贝特·施韦泽著:《文化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
4、[德]奥托·席林著:《天主教经济伦理学》,顾仁明译,陈泽环校,香港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德]恩德勒等主编:《经济伦理学大词典》,李兆雄、陈泽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6、[德]施泰因曼等著:《企业伦理学基础》,李兆雄译,陈泽环特邀编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7、[德]马克斯·舍勒著:《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陈泽环、沈国庆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
8、[德]马克斯·舍勒著:《知识形式与教育》、《世界观理论、社会学和世界观的确定》,载刘小枫编《舍勒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陈泽环,男,1954年生于浙江宁波,1971年上海市第二中学毕业后进上海重型机器厂工作。1979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83年获哲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年至2003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2004年调至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1989年至1991年、1995年至1996年、2000年、2002年、2005年先后在德国的柏林洪堡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汉诺威哲学研究所、慕尼黑大学、卡尔斯鲁厄师范大学访学。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伦理学硕士点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博士点负责人;并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包括道德理论、德国伦理学、道德建设、经济伦理学等方向。自1983年起至今,先后发表《敬畏生命——阿尔贝特•施韦泽的哲学和伦理思想研究》、《道德结构与伦理学——当代实践哲学的思考》、《个人自由和社会义务——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研究》、《功利·奉献·生态·文化——经济伦理引论》等专著7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敬畏生命——50年来的基本论述》、《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文化哲学》等译著10部;《社会主义的市民伦理和公民伦理》、《底线伦理·共同信念·终极关怀——论当代社会的道德结构》、《论西方伦理学的道德论证》、《个人·国家·世界——梁启超人权主体思想初探》、《施韦泽的中国思想研究——一个初步探讨》等论文160余篇,其中CSSCI论文90余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伦理学》等全文转载论文30余篇;《中德文化之间——留德杂忆》等文章40余篇;《经济伦理学:道德有助于自利吗?》等译文10余篇。
主要研究成果
一. 关于道德哲学和伦理学理论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就探讨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伦理观问题。后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又从实践哲学发展成对生态时代伦理观的探讨。2002年起,探讨应用伦理学的基本特性和当代社会道德结构的关系等问题。近年来,对发扬中国传统伦理的根基性作用问题展开了研究。
1《试论把善理解为人的实践》,《复旦大学研究生论文集》⑵,1985年。
2《追求自由与善——冯契伦理思想初探》,《吉首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转载杨国荣主编;《知识和智慧——冯契哲学研究论文集(1996—2005)》,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3《全球化与伦理学的与时俱进——读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5期《论点摘要》;人大复印《伦理学》2003年第1期。
4《应用伦理学的拓新之作》,《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02年第8期。
5《基本价值观还是程序方法论——论应用伦理学的基本特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6《论张世英的哲学—伦理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7《探寻面向未来的道德价值观——以冯契、张世英为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8《转识成智和民胞物与——论冯契、张世英的道德哲学》,《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9《底线伦理·共同信念·终极关怀——论当代社会的道德结构》,《学术月刊》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05年第5期;《光明日报》2005年5月17日《理论周刊》的《论点摘要》;《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3期的《学术卡片》;《新华文摘》2005年第14期的《篇目辑览》;人大复印《伦理学﹒文摘卡》2005年第4期。)
10《应用伦理学和当代社会道德结构——再论应用伦理学的基本特性》,《哲学动态》2005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6期《专题研究》转载3000字。《中国哲学年鉴·2006》,哲学研究杂志社。
11《论西方伦理学的道德论证》,《哲学动态》2006年第7期。《中国哲学年鉴·2007》,哲学研究杂志社。
12《分离基础上的互补——再论当代社会的道德结构》,《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06年第11期。
13《论道德维度、道德结构和道德价值——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问题》,《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4期。
14《学说史中的应用伦理学》,《光明日报》2007年7月24日。
15《试论发展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基本类型》,《哲学动态》2007年第8期。
16《道德建设的文化根基性》,《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6期的《学术卡片》。人大复印《伦理学》2007年第11期。
17《根基和多元互动中的终极关怀——三论当代社会的道德结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18《多元视角中的德性伦理学》,《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08年第9期。
19《道德生活中的共同信念》,《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09年第2期。
20《以小生命融入文化和自然的大生命——钱穆“人生论”初探》,《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人大复印《中国哲学》2009年第1期。
21《〈大学〉与〈政治自由主义〉之间——中国道德思想的未来》,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中国思想·中国学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2《儒家伦理可能性的历史背景》,《哲学研究》,2008年第第10期。
23《道德结构与伦理学——当代实践哲学的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代表作2。
24《中国道德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基于“终身教育”的思考》,《终身教育》2009年第7卷第4期。
25《当代道德生活中的底线伦理》,《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1期。
26《共同理想•儒家伦理•传统话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点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27《道德生活中的传统话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12年第12期。
28《经济应该由道德和政治来领导——试论钱穆的经济文化观》,《孔子研究》2013年第1期;载曹孟勤等主编:《经济、环境与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载国际儒学联合会编,单纯、于建福主编:《国际儒学研究[第二十二辑]》,九州出版社2014年。
29《论核心价值的分化、互补与整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13年第8期。
30《儒学的伦理道德特质及其现代命运——崔大华儒家传统研究初探》,《中州学刊》2013年第11期。
31《儒学创新与人权 ——关于中国道德史的一点思考》,《哲学动态》2014年第5期。
32《儒学的伦理道德特质及其现代命运——评崔大华儒家传统研究》,朱贻庭主编:《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
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讲话的体会》,《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第7期。
34《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习近平汲取中华传统道德精髓对我们的启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35《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主性与根基性》,《道德与文明》2014年第5期。
二.梁启超道德思想研究
1《<新民说>的当代意义——基于伦理学视角的文本考察》,《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2《梁启超论儒家哲学——基于伦理学视角的文本考察》,《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3《从“新民说”到“德育鉴”——基于伦理学视角的文本考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
4《立足文化根基的引进和革新——梁启超学术话语的启示》,《文化学刊》2010年第1期。
5《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日国民者”——梁启超的儒学作用论初探》,《哲学动态》2010年第2期。《简述梁启超的“儒学作用”论》,载朱贻庭主编:《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与孔子对话》,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6《“知不可而为”和“为而不有”——梁启超晚期人生观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7《梁启超“国运”思想初探》,《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8《终身学习,志愿服务——以梁启超和施韦泽为榜样》,《终身学习》2010年第4期。
9《个人·国家·世界——梁启超人权主体思想初探》,《哲学动态》2011年第7期。
10《“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 ”——<梁启超家书>中的幸福观》,载唐永进等主编:《道德与幸福》,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11 《“使汝等常长育于寒士之家庭”——读梁启超家书》,《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12《梁启超论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基于伦理学视角的文本考察》,《道德与文明》2013年第1期。
13《从淑身济物到替祖国服务——梁启超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初探》,王正平主编:《教育伦理研究第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三.关于德国伦理学的研究:
a.较早对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的价值伦理学作了介绍研究:
1《试述形式伦理学和实质伦理学》,《走向未来》第3期,1987年。
2《舍勒实质的价值伦理学》,《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3《舍勒》,《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4卷·道德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4[德]马克斯·舍勒著:《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陈泽环、沈国庆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
5[德]马克斯·舍勒著:《知识形式与教育》、《世界观理论、社会学和世界观的确定》,载刘小枫编《舍勒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b.对阿尔贝特·爱因斯坦人生观的研究:
1《真理·正义·自由——读爱因斯坦谈人生》,《读书》1985年第5期。人大复印《伦理学》1985年第11期。
2《天才的幽默——爱因斯坦逸事录》,陈泽环编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c.对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的敬畏生命伦理学作了开拓性研究,此项研究在国内文化界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1[法]阿尔贝特·施韦泽(史怀泽)著:《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1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新版。代表性译作1。
2《"敬畏生命"——阿尔贝特·施韦泽的伦理学述评》,《江西社会科学》1993年第9期。人大复印《伦理学》1993年第11期。
3《天才博士与非洲丛林——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传》,陈泽环、朱林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4 Albert Schweitzer in China----Mein Weg zu ihm , Albert Schweitzer Rundbrief Nr. 97 Frankfurt/M 2005. 《阿尔贝特·施韦泽在中国——我的施韦泽之路》,《阿尔贝特·施韦泽通讯》第97期,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2005年。
5[法]阿尔贝特·施韦泽著:《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陈泽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2007年和2014年。代表性译作2。
6《阿尔贝特·施韦泽读本》中文版前言:《论阿尔贝特·施韦泽的人格特征》,载[法]阿尔贝特·施韦泽著:《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陈泽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和2007年。
7《社会进步与知识分子的人文素养——阿尔贝特·施韦泽的伟大人格及启示》,李申等主编《哲学与宗教》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中的神学和哲学研究》,李申等主编《哲学与宗教》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9《宗教·艺术·哲学——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陈泽环译,李申等主编《哲学与宗教》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0《充满爱心·全面发展·思想深刻——论阿尔贝特·施韦泽的伟大人格》,《终身教育》2007年第5期。
11[法]阿尔贝特·施韦泽著:《文化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代表性译作3。
12《〈文化哲学〉与生态文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3《科学职业与伦理——阿尔贝特·施韦泽的启示》,安延明等主编:《应用伦理学的新视野》,人民出版社2008年。
14《施韦泽的<文化哲学 >和生态伦理》,张庆熊等主编:《基督教学术》(第八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15《施韦泽的中国思想研究——一个初步探讨》,《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4期。曹孟勤等主编:《中国环境哲学20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16《中国伦理思想的世界意义——施韦泽的中国伦理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7《施韦泽论孔子和儒学》,李申等主编《哲学与宗教》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8《文化的衰落和重建——施韦泽论现代文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人大复印《哲学原理》2011年第6期。
19《西方世界观的悲剧——施韦泽的西方伦理史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6期学术卡片。人大复印《伦理学》2011年第12期。
20《世界认识和生命意志——施韦泽的道德论证》,《哲学分析》2011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4期转载3000字。
21《“敬畏生命”——我对阿尔贝特·施韦泽生平思想的介绍和研究》,载谢振声等主编:《江北中国之最》,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
22《物质成就和道德进步——施韦泽的生态和经济伦理思想初探》,《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5期。曹孟勤等主编:《资本、道德与环境》,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3《施韦泽的歌德伦理思想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12年第8期。
24《追寻文化国家和文化人类的理想——施韦泽“文化哲学”的社会伦理维度》,《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12年第4期。
25《责任奉献与自由个性——施韦泽的人权伦理思想初探》,《哲学动态》2012年第7期。
26《东西交融中的中国文化观——以施韦泽和钱穆为例》,《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27《东西交融中的文化复兴——以施韦泽和钱穆的中国文化观为例》,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28《道德•文化•生命•中国——施韦泽敬畏生命思想的时代意义》,《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29《真正的宗教就是真正的人道——施韦泽论基督教的伦理本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30《让强有力的思辨哲学体系成为匆匆过客——施韦泽的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研究》,《哲学分析》2013年第1期。
31《和平高于一切理性——施韦泽的世界和平思想初探》,杨通进等主编,金城出版社2013年。
32《否定生命•肯定生命•敬畏生命——施韦泽的叔本华和尼采伦理思想研究》,《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1期。
33《敬畏生命——阿尔贝特•施韦泽的哲学和伦理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次印刷。代表作1。
34《康德和黑格尔是欧洲思想巨人,老子是人类思想巨人——施韦泽论道家》,方广锠等主编《哲学与宗教》第七辑,上海书店2014年。
35《敬畏生命 ——论施韦泽生态思想的学说史定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四. 关于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自我国确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就比较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学问题,提出了功利、奉献、生态、文化的我国经济伦理四项基本原则,并对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作了比较系统的引进。
a.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
1《当代社会中的功利伦理和奉献伦理》,《道德与文明》1993年第1期。
2《社会主义功利伦理的实质和功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993年第5期。
3《经济伦理和个人伦理》,《江汉论坛》1994年第10期。人大复印《伦理学》1994年第12期。
4《论企业伦理和政府伦理》,《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
5《社会关系和道德生活》,《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6《社会主义市民伦理和公民伦理》,《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伦理学》1994年第5期。
7《经济体制和道德生活》,《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8《现代经济伦理学初探》,《社会科学》1995年第7期。人大复印《伦理学》1995年第9期。
9《路德维希·艾哈德的经济伦理思想初议》,《欧亚观察》1995年第1期。
10《经济分化和道德生活》,《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11《卡尔·霍曼的经济秩序伦理学述评》,《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7期。
12《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伦理观初探》,《德国研究》1973年第2期。
13《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国外社会科学前沿·199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14《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主要学派介绍》,《复旦学报》1998年第1期。人大复印《伦理学》1998年第3期。《理论经济学》1998年第4期。
15《社会的经济化和经济伦理学》,《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人大复印《新兴学科》1998年第3期。
16《彼得·科斯洛夫斯基的伦理的经济学述评》,《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8期。
17《论经济伦理中的形式和实质问题》,《学术季刊》1998年第4期。
18《德国天主教的经济伦理学》,香港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实践标准和经济伦理》,《邓小平理论研究论文集(199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20《世纪之交的经济伦理学》,《湖湘论坛》1999年第2期。
21《论我国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河北学刊》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00年第5期。转载王小锡等主编:《中国经济伦理学20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济伦理》,《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23《文化形态发展中的经济伦理特征》,载张雄等主编:《经济哲学——经济理念与市场智慧》,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24《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的最新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25《经济伦理的操作模式》,陈章亮编:《哲学与经济学世纪对话》,东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26《步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伦理学》,《社会科学报》2002年4月25日
27《社会结构变迁的经济伦理意义》,《河北学刊》2002年第5期。
28《论德乔治的经济伦理学观念》,《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03年第10期。
29《全球化、文明模式与经济伦理价值观》,《学术月刊》2003年第9期。
30《效率、权利和公正之间——再论我国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04年第5期。
31《面向生态时代的发展观》,《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第1期。
32《“从实践引发的学习过程出发”——论施泰因曼的共和主义企业伦理学》,《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3《论新世纪的经济伦理价值观》,载贺善侃主编:《价值·文化·科技——面向新世纪的价值哲学研究》,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34《德国企业先驱的伦理观——兼论浙江企业家和西方新教伦理精神》,《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35《作用·反思·趋势——经济伦理学视角中的货币》,《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6期。
36《论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的学派论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伦理学﹒文摘卡》2005年第3期第60—61页。
37《比较经济伦理视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学海》2008年第1期。人大复印《伦理学》2008年第5期。
38《经济制度论证中的公民权利——以德国和中国为例》,《哲学动态》2008年第1期。《公民自由权利还是国家发展战略——中德经济制度论证初探》,单继刚等主编,人民出版社2008年。
b.发表专著4部:
1《功利与奉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学引论》,朱林、陈泽环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陈泽环、方放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功利·奉献·生态·文化——经济伦理引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代表作4。
4《个人自由和社会义务——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代表作3。
c.发表译著3部:
1[德]奥托·席林著:《天主教经济伦理学》,顾仁明译,陈泽环校,香港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德]恩德勒等主编:《经济伦理学大词典》,李兆雄、陈泽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3[德]施泰因曼等著:《企业伦理学基础》,李兆雄译,陈泽环特邀编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五. 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研究,长期从事关于伦理学和道德建设问题的研究,1997年就明确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问题:
1《简论生活方式的实践基础》,《江西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
2《西方职业道德简论》,载《道德问题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
3《论道德研究的对象“善”》,《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4《功利伦理的实践基础》,《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5《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编:《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上海改革开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
6《面向新世纪的道德建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7《跨世纪的道德建设》,《上海党史研究·1999年度增刊》。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初探》,《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9《构建新道德体系》,《解放日报》2000年7月23日。
10《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哲学基础的探讨——读<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0期。
11《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处编:《邓小平理论研究论文集·200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12《深刻借鉴古代德治传统》,《探索与争鸣》2001年第12期。
13《论"以德治国"的基本向度》,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编《论"德治"和"法治"》,上海人民出版社。
14《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9月,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著,起草者之一。
15《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载金炳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30-36页。
16《新世纪道德建设的前进方向》,载上海社会科学院编《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6月。
17《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载李崇富等主编《历史唯物主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8《论青少年传统道德教育的伦理话语》,《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第2期。
19《恒产与恒心——民生热点与道德重建》,载朱贻庭主编:《与孔子对话——儒家的公正与民生思想》,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与屈勇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