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院
  • 2017年(春季)拟毕业、申请学位研究生电子摄像 时间:2016-11-09 点击:772
    各学院、研究生: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校毕业研究生的毕业、学位证书上的照片,统一由新华图片社拍摄。        现将2017年(春季)拟毕业、申请学位研究生(即2016年下半年申请学位的研究生)电子摄像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对象   1、2017年(春季)拟毕业、申请学位的应届研究生;   2、历届延期毕业、申请学位的研究生;   3、外国留学研究生。       二、时间、地点、拍摄费       1、10月16日(周日),9:00—16:00。       2、行政楼底楼。       3、拍摄费:20元/人。       4、须携带二代身份证,以便核对身份和信息。      (留学生须携带护照)         三、要求       1、请各学院务必高度重视,学院研究生教务员、辅导员须全程做好本学院毕业生电子摄像的通知工作。       2、延期毕业研究生若以前已拍(与此次申请相同学位时拍摄,且必须是在新华图片社拍摄),此次不需重新拍摄。       3、参加拍照的研究生不要穿蓝色、绿色的衣服。       4、各学院研究生必须准时参加拍摄,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若确有特殊情况未参加本次拍摄的研究生必须在10月31日前(逾期将影响本人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制作,并无法上报学位信息)自己前往虹口区虬江支路181号21楼2108室新华图片社完成拍摄。具体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周六9:00-16:30,周日和法定节假日休息。   5.在外省市拍摄的研究生,必须在当地的新华图片分社进行拍摄。拍摄后:     (1)将拍摄的电子照片(10K大小)以身份证命名,发至wjl@shnu.edu.cn,并在邮件中写名学号、姓名、专业、学院;   (2)将纸质照片交至各学院教务员处(11月20前)。       6.不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电子图像的拍摄或照片不上交,将无法制作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无法进行教育部学历电子注册以及学位证书的认证,造成的后果自负。       7.在新华图片社以外的地方拍摄的照片,无法进行电子注册,也不能用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制作。  
  • 关于设立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的办法 时间:2016-11-09 点击:730
    为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吸引优秀生源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特设立上海师范大学新生奖学金,具体办法如下:   第一条    奖励范围   本校注册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新生。   第二条    奖励对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均可获得新生奖学金:       1.“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且录取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新生。       2.以推免生方式录取为我校的硕士研究生新生。   第三条  奖励标准       1.“985工程”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录取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次性奖励6000元。       2.“211工程”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录取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次性奖励4000元。       3.凡以推免生方式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包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次性奖励4000元。   第四条 程序       1.“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录取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者需要填写“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申请表”,并附上毕业证书原件以及复印件,交学院审核,学院审核后在学院公示,公示时间为三天。学院将签字盖章后的申请表以及毕业证复印件汇总到研究生部。       2.录取的推免生根据报考类别确定,不需要提供任何表格和材料,也不需要填写汇总表。       3.研究生院网站公示获奖者名单,公示时间一周。   第五条 时间安排   新生每年报到后,10月15日前向各自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学院审核统计,统一将材料报研究生部,11月15日前奖励经费统一由财务处下发到学生银行卡。   第六条 其他事项       1.“985工程”、“211工程”学校范围名单以教育部公布为准,其独立二级学院以及分校等不属于此范围。   2.奖励就高不就低,不重复奖励。   3.奖励为一次性奖励,新生入学后提出申请,超过时间不予受理。       4.申请者需要提供真实材料,如果发现材料存在弄虚作假或者不符合申请条件,无论何时都将取消或追缴奖励,情节严重将予以纪律处分。      5.本办法由研究生院(部)负责解释,自2014年录取的研究生开始实施。     附件: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申请表      
  • 关于申请2016学年上海市红十字会高校学生助医项 时间:2016-11-09 点击:474
    各学院:   为进一步弘扬红十字精神、体现红十字宗旨,上海市红十字会在人道救助基金中设立了青少年助医专项,向遭遇重大疾病的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提供关心和帮助。为发挥好该专项基金的作用,经研究决定,启动2016学年上海市红十字会高校学生助医项目。工作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受助对象和条件   本项目受助对象必须具有上海学籍,在校、在读的全日制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遭遇重大疾病并自愿接受救助,不论是否通过困难认定。   二、助医名额和标准   由多方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申报对象进行评审并按照疾病程度和困难状况排序,根据“上海市红十字会人道救助基金”专项资金募集总量分配名额,并分别确定5000元/人、3500元/人和2000元/人的三类标准。   申报不限名额,以专家评审组最终评审结果为准,包括名额和标准。   三、申请材料   1、填写完整的《上海市红十字会高校学生助医项目申报表》(附件1),学生填写部分(除签名)电脑填写打印,纸质版1份。申报表中“院系对该生的困难情况说明”一栏由学生所在院系填写并加盖就读院系公章,院系应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相关材料:   (1)学生身份证、学生证正反面复印件,各一份;   (2)申请助医对象提供的二级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疾病诊断报告、相关检查报告、费用账单等复印件。   3、由学院汇总的《上海市红十字会高校学生助医项目信息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1份。   四、日程安排   1、2016年10月10日16:00前,各学院审核学生材料,并将申请材料送到行政楼508室。   2、2016年10月10日前,各学院填写《上海市红十字会高校学生助医项目信息汇总表》,请根据学生的疾病严重程度好困难程度,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并将电子版发送到luqi@shnu.edu.cn,文件名为“**学院助医项目”。   3、2016年10月中旬,研究生工作部审核确定学生名单,报送校红十字会。   五、注意事项   1、逾期申请作为自动放弃。   2、申请材料必须真实、完整。   3.如在资助过程中出现不符合条件的学生,由学校将具体情况向捐助方及时反馈,并由捐助方决定是否取消对该学生的受助资格。   4、如捐助方通过其它途径了解到受助学生不符合资助条件,有权取消该学生的资助资格。   5、受助对象必须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且本人病情已经二级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确诊并已产生相关治疗费用。   6、受助对象在校期间未享受过“上海市红十字会高校学生助医” 项目的救助。       联系人:陆老师,联系电话:64322290。       附件:   1、《上海市红十字会高校学生助医项目申报表》   2、《上海市红十字会高校学生助医项目信息汇总表》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2016年9月27日  
  • 人文与传播学院 时间:2016-09-26 点击:283
     学院下设1个三级学院:女子文化学院;8个系:中文系、历史系、文化典籍系、广告学系、影视传媒系、社会学系、信息管理系和出版传媒系;建有7个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长江文化研究所、儿童文学研究所、敦煌吐鲁番学研究所、中国创意产业研究所;建有20个研究中心: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逻辑学研究中心、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宋史研究中心、女性研究中心、中国新广告研究中心、社区学院发展研究中心、域外汉文古文献研究中心、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美学研究中心、现代出版研究中心、都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世界电影研究中心、中国刘易斯·芒福德研究中心、公众史学研究中心、当代上海文学研究中心、儿童艺术创意与研究中心、中国礼制史研究中心;建有1个工作室:梅子涵工作室。   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家与区域重点研究(培育)基地:非洲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基地:中国语言文学;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史系列课程;1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西方文明史课程;2个上海高校E-研究院:都市文化E-研究院、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1个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史、都市文化学(优势学科)、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域外汉文古文献学、中国语言文学;2个上海市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4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古籍整理研究、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应用语言学;3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历史学。   学院已建立博士后流动站3个,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和世界史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8个,分别是: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外国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都市文化学、历史地理;硕士点33个,分别是: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外国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史学史与史学理论、法律史、国际关系、广播电视艺术学、(中文)课程与教学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传播学、民俗学、都市文化学、历史地理学、艺术学理论、人类学、新闻学、社会学、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历史)、电影学、广播电视;本科专业13个,分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文科基地、师范教育、高级文员三个方向)、戏剧影视文学、对外汉语、古典文献、编辑出版学、历史学教育、档案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社会工作、摄影、广播电视新闻学、文化产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201人,其中教授62人,副教授50人,研究生导师13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9人,在院博士研究生161人、硕士研究生732人、本科生2293人以及夜大学学生750人、留学生16人。   学院建有资料中心、文科综合实验中心和广告学专业创新创业中心。资料中心占地面积810平方米,拥有图书18.4万册,杂志2.5万册,包括12个特藏室。文科综合实验中心总面积1200平方米左右,下设PC机房、非线性编辑机房、自动录播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暗房、录音实验室、语音实验室、档案信息化综合实验室、虚拟演播室、数字出版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以及多媒体教室,均配备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供有关专业实践性课程教学和学生课外练习使用。此外,建有“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文贝”(比较文学专业学术网站)、“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东方语言学”、“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上海编辑出版网”7个网站和1个学院网页。学院建有81个社会实习基地。     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陈恒,分党委书记:戴冰。      
  • 数理学院 时间:2016-09-26 点击:673
      数理学院是上海师范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现有数学系、物理系、教育技术系、计算中心以及6个研究所(中心)等单位。学院现有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计算科学E—研究院、1个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和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9个硕士点、6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170余名,其中教授28名(博士生导师13名),副教授60多名,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已占全体教师的近60%。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在校本科学生1300多人,各类研究生近500人。建校6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各类人才2万多名本科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中国培养的第一个红外物理博士、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褚君浩毕业于物理学专业。褚君浩院士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其研究成果有:建立窄禁带半导体表面二维电子气子能带结构理论等。并发表学报论文 316篇,出版《窄禁带半导体物理学》专著一本。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 1 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奖、国家 973计划先进个人奖等。   学院先后承担了数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几十项省部级项目以及百余项受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近二年来获批立项纵向项目43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其中含重点项目的3个子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8项,校级科研项目11项。新增横向委托项目2项。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3部。获得国家自然基金11项,上海市自然基金16项。   学院近二年来在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项目中均获得佳绩。其中2014年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一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海赛区三等奖三项;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两项;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七项;全国第五届“人教社杯”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一等奖五项,二等奖十项,三等奖五项。在2014年全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4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4名,优秀奖6名;获第四届全国教育影视优秀作品大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7名。2015年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海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上海赛区)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上海市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第六届“立思杯”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海峡两岸大学生信息素养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物理系学生参加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SUPT),获一等奖。在研究生方面,获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团体)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4项;第六次全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全国第六届“立思杯”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具展评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第六届“立思杯”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二等奖3项;全国第五次物理科学方法会二等奖1项;全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作品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项;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技创业杯”(团体)三等奖1项;首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优秀奖1项。   咨询电话:64322387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从事数学教育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教育技能和数学教育科研能力,并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计算机使用能力的中等学校数学师资。   【就业情况】   各类中等学校或有关教育部门担任数学教学及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主干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近世代数、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数学建模以及数学教育研究等必修课和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数学教育三个系列的限定选修课以及任意选修课50余门。   【优秀代表】   戴锦骅,2014届毕业生,现就职于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成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和班主任,获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联合大奖赛中获得二等奖,第十一届“乐学杯”学习设计教学评比中获得三等奖,班主任主题班会大奖赛三等奖等。         物理学(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为21世纪发达地区的中等学校培养具有较高物理学知识和技能,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物理教师和教育类人才。同时鼓励学生一专多能,使之不仅能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还能胜任中学物理双语教学,中学生物理竞赛的辅导和培训,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以及开展本专业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就业情况】   各类中等学校及有关教育部门的物理教学及教学研究,计算机、综合科技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以及其他相关工作。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物理教学技能(微格教学)、中学物理创新实验研究、DIS实验技术研究、电子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近30门必修课程。另外还开设天体物理学、多媒体技术、电化教育技术、光电子器件与传感器、教学软件制作、教育科研方法、中学物理双语教学指导等多门选修课程。   【优秀代表】   马丽娜,2014届毕业生,直研科教学(物理)的研究生,并获得2014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本科期间,获得源凯师范生奖学金以及褚君浩院士奖学金;即将与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签约。         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摄影、平面设计、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计算机网络教育管理与网络课程设计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掌握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以及学科教育和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就业情况】   担任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在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中从事专业电化教育技术以及在社会有关行业(如广播电视、音像出版、宣传广告、绩效培训部门等)从事现代信息传播工作和教育培训工作。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信息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与教法实践、教育统计初步、摄影技术基础、数字音频技术、电视编导与制作基础、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技术及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等。   【优秀代表】   崔家琪,2014届毕业生,获得上海师范大学专业一等、三等奖学金;源恺师范生励志二等、三等奖学金;上海师范大学“师大之星”称号;上海师范大学“优秀团员”称号;上海市奖学金以及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参加全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作品大赛荣获三等奖。现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攻读硕士。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应用数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能分析与解决科学工程技术及管理、信息、商贸、金融中的众多理论与实际问题,并能进行相应的算法设计及软件开发的专门人才。   【就业情况】   企事业单位、制造业与零售业的管理部门、政府机关、金融保险等部门从事业务流程优化管理,信息数据的分析处理与软件开发,或在相关科研与管理教育部门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主干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普通物理、常微分方程、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最优控制、图与组合优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随机过程、多元统计分析、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应用、保险精算、金融工程、投资分析与风险控制、经济学等。   【优秀代表】   陆猛,2014届毕业生,现就读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攻读统计的博士。研究方向是metagenomics。本科期间,学业成绩优异,课余时间学习了R 语言和python等统计软件,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种活动         统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统计软件解决实际统计问题的专业人才。   【办学特色】       本专业除了为学生开设必备的政治、外语、数学与计算机等基础课外,特别重视统计学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金融与保险、经济与管理等方面专业课的教学,同时强化计算机与统计软件的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培养。   【就业情况】   在政府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市场调研、咨询及信息产业部门、金融证券、保险、医疗卫生等众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等工作,或在科研单位和教育机关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主干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C++程序设计、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软件、统计学原理、应用回归分析、统计质量管理、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精算学。   【优秀代表】   张巧琦,2015届毕业生,直升本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硕士专业,本科期间,成绩优异,获得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Sucessful Participant”;获得第七届“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的全国二等奖,并最终获得了全球数学建模能力认证。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理论和计算机应用的人才,毕业生将掌握科学计算的基本数学理论与方法,同时具有初步软件设计、开发和实践能力,较全面地掌握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此外,毕业生还将具备在数学,计算机和经济等相关领域进一步深造的基础与能力。   【就业情况】   IT、银行、证券和医院等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分析、管理与软件开发,高等院校、中小学等单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主干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普通物理、微分方程、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大型数据库、数值代数、数值逼近、计算机网络、算法设计与分析、Asp.net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   【优秀代表】   高焱,2015届毕业生,曾获得 “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师范大学学习之星”、“上海师范大学优秀团干部”、“上海师范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上海师范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现直升数理学院研究生。     物理学(应用物理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应用物理方向)培养光电子物理、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应用复合型理科人才,学生毕业后将能从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微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设计、科技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生师比为6,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占总人数的84%,硕士学位的有3人,占总人数16%。中青年教师在本专业占比重较大,年龄在31-40岁的教职员工有14人,约占总人数的74%。本专业任课教师全部拥有行业背景,拥有国外一年以上进修经历的教师有17人,国内进修的有1人。 本专业教师一直致力于相关教学与科学研究,先后获得多项上海市及校级课程建设项目,获得上海市青年教师比赛二等、三等奖,每年发表的教研、科研论文近40篇。   【办学特色】   在华东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挑战杯、科创杯、上海市大学生创新项目等课外科技活动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多次获得一等、二等及三等奖。     物理学专业的骨干教师承办了2015年度的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及挑战杯获奖证书   【就业情况】   半导体、新能源等公司、企业从事技术设计、研发和技术服务,或到大学及科研院所从事光电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等工作。   【主干课程】   物理学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普通物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光电子物理实验等;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理论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理论力学);专业方向课程有三个不同的专业模块,包括激光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介质物理学等课程。   【优秀代表】   何鸿,2014届毕业生,毕业后继续在本校攻读硕士学位。在大学期间拿到了英语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连续两年获得了褚君浩奖学金二等奖,连续三年获得了专业二等奖学金。大学四年均获得为“优秀团员”称号,毕业时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教育技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按照上海市企事业单位对现代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和网络管理技能,教学设计和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的知识。   【就业情况】   从事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维护、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影视节目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教育音像制作、员工培训、远程教育等工作   【主干课程】   摄影基础、电声技术、电视制作基础、计算机动画、Web应用与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软件创作、计算机图形处理、平面设计、教学设计等。   【优秀代表】   乔雯,2014届毕业生,后直升为本校现代教育技术系的研究生。本科四年来,获得了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团员以及市优秀毕业生的称号。研究生期间,担任班级的党支部书记,现成为闵行区七宝镇政府的储备干部,在基层锻炼。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间:2016-09-26 点击:763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沪上首个独立的、直属于学校领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的二级机构,于2008年10月29日正式成立。其所属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政治教育系,其余4个公共课教学部的前身是马列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职能定位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机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依托单位,同时也是学校人文综合素质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师资队伍 学院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配置方式,现有专职教职工49人,包括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25名(正教授8名),硕士以上学位4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5人),专任教师队伍结构趋向合理。学院除承担全校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硕、博)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思想政治专业本科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硕、博)专业课的教学工作。           2、机构设置        学院现设教学机构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系。学院管理机构有:党政联席会、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院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党总支办公室、团委和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的非定编研究机构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经济伦理研究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3、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本科专业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所属全部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还有教育学的“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硕士点和“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硕士点各1个。专业设置覆盖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群。学院现有学生332人,其中本科生152人,硕士研究生159人,博士研究生21人。                 4、课程建设           学院在建公共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重点建设课程;研究生公共课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硕)、《科学哲学》(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思潮》(博);思政教育系本科专业的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组成部分为核心骨干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拓展至当代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和宗教学等社会科学的主要学术领域和理论体系。              5、科研情况         建院以来,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7部,承担各级各类项目40余项。除已完成的国家项目之外,在研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还有6项:1.毛勒堂教授主持的“经济正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2005-2008);2.张允熠教授主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背景研究”(2006-2009);3.黄福寿教授主持的“比较社会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研究”(2006-2008);4.王正平教授主持的“当代美国职业伦理研究”(2006-2008);5.高惠珠教授主持的“当代视野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建设理论研究”(2007-2009);6.蒋传光教授主持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2007-2009)。  
  •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介绍 时间:2016-08-10 点击:709
    教育学院下设教育系、心理系、艺术与学前教育系、管理系、初等教育系,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小学教育研究所、学科教育研究所、高等职业研究所,现代校长研修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2个博士点: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4个硕士点:教育学原理、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和教育经济管理;1个教育硕士专业硕士学位点;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公共事业管理。     学院已具有较高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研究能力。目前在建的有2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比较教育学、情感教育心理学;1个市级本科教育高地:教师教育高地;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小学教育;1个校级重点学科:教育领导学。今年来,学院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和出版了大量较高层次的论文、著作,获得了许多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奖、教学成果奖和教材奖,在教育学科、心理学科和管理学科上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同时,学院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强化了教师教育特色,在为上海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服务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介绍 时间:2016-08-10 点击:218
    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上海市培养体育教育师资和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摇篮。   上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上海第二师范学院体育科;1958年上海第一与第二师范学院合并,成立了上海师范学院体育科,1960年更名为上海师范学院体育系,1998年易名为上海师范大学体育与卫生学院,2002年7月定名为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现有二系一部一所,即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系、公共体育部和学校体育研究所。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2人,其中教师77人,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26人(博士6人,硕士27 人),分布在体育理论教研室、运动人体科学教研室、田径教研室、体操教研室、武水教研室、球类教研室和公共体育教研室。   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2个本科专业和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每年招收本科学生150名左右,招收研究生30名左右。此外,还开设夜大学本、专科班,研究生课程班,教育硕士班以及其他成人进修班。   体育学院拥有良好的体育场馆设施。徐汇校区有400M(标准)和350M塑胶跑道田径场各1个、标准篮球馆1座、乒乓房1个、瑜珈健身房1个、羽毛球馆1座;另外还有1个综合体育馆,包括艺术体操房、武术房、健身房和台球房各1个。奉贤校区有2个标准田径场、2片足球场和1座标准游泳池,还有2座室内体育馆,内有田径练习场1个、篮球场2片、排球场2片、武术、体操房、乒乓房、羽毛球房、健身房各1个。有室外篮球场12片,排球场4片,标准网球场4片。   体育学院注重开展对外学术交流,聘有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以及体育界人士担任兼职教授,他们经常来学院作学术报告,并指导学院教学和科研。学院也有多名教师前往美国、德国、加拿大、芬兰、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体育类院校进行学术交流、访问、讲学和进修等。   体育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正以积极、乐观、务实的态度,继往开来,努力实现体育学院的新一轮发展。
  •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介绍 时间:2016-08-10 点击:340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已有55年的历史,发展至今,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健康的学习氛围。学院本科有英语和日语两个专业;研究生教育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三个硕士专业,英语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一个博士专业。承担全校全校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学。     学院建有水平先进的语言实验室20个,可同时提供1200名学生进行视听说课程教学;有供学生自主使用的人机互动式言语训练实验室;有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影视观摩室、计算机室;有收藏丰富、种类繁多的文字、音像资料室。     多年来,学院坚持教学改革,重视文明建设,优化教风学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外国语学院各专业的毕业生语言基本功扎实,工作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除了在各类中学、高校就业外,还有政府各类部门,如工商管理、外事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网络、媒体、信息咨询;有对外服务机构;银行、证券公司;交通运输、旅游、酒店;中外合资、独资企业,跨国集团、公司等。学院设有培训中心,开设业余或学历外培训业务,包括外语教学、翻译、导游、外贸、文秘等外语应用、管理人才的培养。努力为社会服务。
  •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介绍 时间:2016-08-10 点击:457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2008年10月,学院由原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和原数理信息学院的计算机系与通信工程系整合而成。计算机系成立于1985年,通信工程系成立与1996年。原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原成立于1978年的上海技术师范学院的机械工程系和电子工程系。     学院设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结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与通讯工程)。本科专业6个(汽车服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中美合作本科专业2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德合作本科专业1个(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专科专业1个(计算机信息管理)。校级重点学科4个:软件与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在建工程中心1个。学院实验中心设有电子、电工、通讯、计算机、单片机、嵌入式系统、DSP基础、网络、现代加工技术、汽车检测和维修、机械基础、校企联合数字社区与智能家居、创新开放和机器人等实验室。学院还设有金工实习工厂,现代远程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师范大学-简大机电系统与自动化联合研发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43名,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12名、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的46名,硕士生导师40名,现有博士35名,在读博士15名,在读硕士7名。截至2011年底,在院硕士研究生158名、本科生2389名(其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535人)、专科生295名,继续教育学生844名。     我院积极加强国际合作,目前,已与美国、德国、法国、等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美国戴顿大学有合作办学项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与德国巴伐利亚有合作办学项目,今年又与美国哈特福德理工大学签订了合作举办4+1模式研究生的有关协议,确定2012年招生。     多年来学院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我院学生在全国首届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大赛中,勇夺优秀奖(全国第八名);在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中获二等奖;在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中获三等奖;多次在全国大学生ACM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奖。在21世纪上海市大学生“机电一体化” 毕业设计竞赛中获三等奖,上海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参加上海市高校首届工程能力竞赛,获得两个三等奖;获得几十项上海市大学创新项目。学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介绍 时间:2016-08-10 点击:887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为上海师大美术系,创立于1971年,2002年成立美术学院。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420名。在编教职工104名,其中正教授9名,副教授31名,特聘兼职教授3名,外聘教职工近50名。学院现有美术学与艺术设计学两个硕士点,在校硕士研究生84名。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和最具规模的两所综合性美术学院之一。随着学校由师范向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移,学院从原来只有单纯的美术教育专业发展到现有绘画、雕塑、美术教育、设计4个专业(下设13个专业方向)的综合性美术学院。30多年来,美术学院为上海乃至全国尤其是华东地区培养了大量的美术教育和美术专业人才,上海地区80%以上的中学美术教员都是由上海师大美术学院培养的。多年来,学院师生还在一系列国家级的美展上获得过许多重要的奖项。今天学院不仅拥有象刘旦宅、徐芒耀和范景中这样的大师级和重量级的学科带头人,同时拥有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负有很高艺术声誉的中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师。近年来,学院又从海外吸引了一批学成归来的年轻艺术家和设计师,大大充实了整个学院尤其是设计专业的教学力量。
  •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介绍 时间:2016-08-10 点击:869
    商学院是上海师范大学培养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主要学院,2003年3月3日通过院系重组正式成立。     商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专业教师5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2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业教师23人。教师中,教授7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6人。学院有多位教师在全国性经济类 、工商管理类专业学会和上海市经济类专业学会担任要职。学院还聘请十几位政府、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其他高校、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院现有全日制研究生210人,本科生1408人。学院在徐汇和奉贤校区两地办学,目前1-2年级学生在奉贤校区就读、3-4年级学生在徐汇校区就读。   学院现设有3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国民经济学,学制三年,全国统考招生;设有5个本科专业:经济学、电子商务、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物业管理 ,专业学制四年,列入上海市第二批招生,招收学生类型:文理兼收。   为适应上海和全国经济发展对经济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学院在学校的领导下正积极认真地准备申报博士学位授予点,增设硕士学位授予点,增设新的本科专业方面的各项工作。   学院教师现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等20多项。同时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学院一方面积极引进经济类专业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高层次优秀教学和科研人才,另一方面强化学院内部的教学管理,通过“商学院本科教学网”网络平台,健全本科各专业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院现有1门课程被评为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有5门课程被列为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有18门课程被列入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此外,学院还确立了每位专业教师建设1门院级精品课程的教学工作目标,力求使商学院学生能够逐步享受课堂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的双重优质服务。 学院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科结构调整为切入点;以学术梯队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强化管理为保证;加强基础理论学科,大力发展应用学科;突出特色,积极培育和创建优势学科群;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和质量,构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科学体系;实现“凝炼方向、汇聚联队伍、构筑基地”的学科建设目标。 商学院网址:http://bc.shnu.edu.cn 商学院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编:200234 商学院院办电话:021-64323608 传真:64323608 商学院培训中心电话:021-64322434
  • 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介绍 时间:2016-08-10 点击:110
    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1985年建系,2001年4月成立建筑工程学院,是一个起点高,具有培养国际工程建设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新型工程学院。   学院下设两系一部一中心,即土木工程系、房地产与建设系、力学部、院实验中心。目前开设两个宽口径全日制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4个本科专业方向)。   学院有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素质好、毕业于国内外名校的教师队伍,包括教授、副教授15人,博士后6人,博士1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91.4%。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由教育部批准的与英国龙比亚大学(爱丁堡)合办的土木工程本科专业项目,是上海高校中唯一一个中外合办的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学生1100名。   主要培养具有国际工程知能背景 在土木工程建设方面,如建筑结构、城市道桥、市政工程等工程设计、研究、施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监理咨询、投资开发/国际工程公司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具备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建造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必需的知识和素质。   学院现建有上海市属高校中唯一个大型结构工程实验室(配有美国MTS饲服系统,7×8M反力墙);另,有建筑材料综合实验室、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验室、土木工程结构CAD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工程制图等专业实验室,各实验室均装备了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能很好地满足实验教学及科研的需求。     建工学院发展思路和定位      发展思路   围绕上海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坚持实践科学发展 快速提升学科水平,国际合作创出品牌、联合行业重在应用、服务社会彰显实力 。   发展定位   坚持以本为本、学科引领、规范管理、机制创新、民生优先、提升学院内涵的发展方向。 坚持稳步、持续的发展战略,坚持长期行为、杜绝短期行为;主导方针:以办好全日制本科、提高学科层次、规范的国际化办学、行业培训科技服务为主线。为上师大的稳定、建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做出贡献。围绕学校定位,结合社会需求,考虑我院的实际情况,明晰学院定位。   定位:具有较高学科层次、以培养具有国际工程知能背景、适应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需要的土木工程高级技术管理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国际化工程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介绍 时间:2016-08-10 点击:161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最早开展留学生汉语教育的学校。1965年成立了上海师范大学留学生办公室,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85年成立外国留学生科和对外汉语教研室,1988年改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心,1993年成立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02年5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为独立的二级学院。2004年2月,学校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基础上,整合了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博士)学科的有关力量组建了对外汉语学院。对外汉语学院是一个集留学生教育、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教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教育于一体,教学与科研并重,功能完备的二级学院。学院是国家HSK(初、中等)和HSK(高等)的考点,是国务院侨办的华文教育基地,是国家汉考委HSK(旅游)的研发单位,设有HSK(旅游)研发办公室,拥有上海市重点学科“对外汉语”。
考研资料购买流程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23:00
上海师范大学考研网由毕业研究生组建,本网站与学校官方无关,为研究生自主创业,上海师范大学考研网全心全意为每位考研学子服务,提供全方位的答疑解惑以及相关资料和一对一辅导服务。
有考研相关问题的同学们可以点击“QQ在线咨询”联系研究生学长/学姐哦 QQ号:1803551015

24年上海师范大学考研群:156900995
电话:13661456056 小张学长

可以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加微信来咨询哦,这也是最方便最快捷的咨询方式啦,今天我们是你的师哥师姐,明天我们将是上师的校友!

微信二维码

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 1.考研资料、真题、笔记等
  • 2.考研免费答疑
  • 3.考研一对一辅导
  • 4.考研暑期集训营

  • [关于我们] [订购指南] [常见问题]
  • 学校招生问题请直接致电各院系,本站只提供相关资料、真题、一对一辅导等产品和服务。
  • 资料最后更新时间:2024-12-01

  • 资料购买流程
    • 1、进入[考研资料]查找资料;
    • 2、选中您所需资料,点击[加入购物车];
    • 3、填写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
    • 4、填写完信息后[确认下单],并付款;
    • 5、次日发货.【订单查询】
    支付宝合作伙伴 互联网协会认证